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發片這種事情(雜談)[1]

單曲和專輯以及迷你專輯,企劃盤,翻唱專輯這些都不一樣,各國有不同做法。
數位單曲/專輯/迷你專輯/單曲是韓國模式,日本是限定數位單曲/一般數位單曲/實體單曲/專輯(比較大宗)/迷你專輯(不是人人有),有時候會有企劃盤。
在韓樂藝人唱結合韓文特色詞的J-POP曲,和出迷你專輯當出道作(ex.BIGBANG/2NE1/KARA)之前,中島美嘉和濱崎步都有嘗試過,發單曲不等於專輯收錄這點倒是日音歌手傾向貫徹到底少時是最近發韓專有這種做法--三輯四輯都是這種行為,四輯除開Dancing Queen把之前的歌拿出來收錄,其他曲目是新曲,只有一輯二輯不是這樣(一輯之前,有發行翻唱改編作品少女時代單曲後來專輯也收,出道單曲Into the new world曲目中的honey這首歌,是少時少數收錄單曲B面曲在一輯中的行為,二輯有收錄某些迷你專輯的歌)

美國則是單曲和專輯居多,其他還有翻唱(個人改自己原本編曲或自選歌曲)或聖誕專輯/福音專輯(韓樂方面也有一些教會會找藝人來唱不一樣的福音歌曲)單曲方面,在house和disco音樂流行期之後,比較會有混音版(ex. Kylie Minogue),少時之前發the boys美國單曲也是照這種模式,日音方面聖誕單曲或專輯沒那麼大宗,韓樂歌手有時候會發這種歌曲,看得出來文化差異。
至於不同編曲收錄,日音歌手們單曲或專輯特意收錄原音配器歌曲或混音版都有,但前者顯然不是美國的慣例,少時在日本發行的作品也只有日文一輯改版盤才有收部分歌曲混音版,JYP體系的miss A一輯收錄goodbye baby才有不同編曲,2PM 也是,SJ四輯美人啊的改版專輯shake it up混音版也收錄過, 想來以前沒有混音別版歌曲(就韓國而言--1980-1999年代的音樂發行為限)現在會開始不同

台灣則是卡帶時期之前有單曲和專輯,卡帶時期卻不流行出單曲都出專輯,轉換到CD之後也較少出迷你專輯,這幾年則是新團推不起來(青黃不接啊真是),結果數位單曲和出其他媒介(書)加單曲的行為(ex.蔡依林-假面公主之騎士精神,周杰倫-半島鐵盒)倒是更多了,JYJ三人之前也嘗試過這種發行模式。
美國和台灣一樣的可能是打歌模式--美國是出專輯之後單曲一首一首打歌,樂團傾向兩到三首單曲作主打(情況好就更多),主流發片個人歌手台灣美國都是打四到五首歌,偏獨立歌手的可能就不太一定,打一兩首歌機率較高,然後這些專輯出來的單曲發行作法日音有時候會有,BoA的be the one是沒改編曲,中島美嘉ひとり單曲特意改了編曲,台灣是出專輯不分單體歌手、樂團、團體打歌,行為一樣但沒另外出單曲

韓國和日本多少都有季節與單曲發行配合度的問題--就某種時節人會特別想聽某種音樂,春天聽開心的情歌,夏天派對歌曲鐵定少不了,秋天聽抒情歌或溫暖的歌曲(會跨到冬天),就這種方面而言,BIGBANG之前發行tell me goodbye的時間點有點奇怪...歌本身沒問題,問題是時節性不搭。(商法是另外一回事,在此我不提。)
台灣似乎發片上季節感不明顯,但編曲很容易效果一窩蜂,一方面以前翻唱日文演歌/偶像歌曲未註明作者慣例也有關係,最近則是參考和抄襲有時候難分,有時候又做得太明顯(好遺憾)

再來就發行媒介來說,曾經聽過有人抱怨台灣太早放棄製造黑膠盤的事情,雖然說日本和美國英國也還有(韓國我不太清楚),但台灣要找黑膠盤恐怕不是蒐集以前的收藏就是得另外購買....對於好此道的聽友來說真的很可惜。

最後是演唱會專輯的問題--真正的世界巡迴恐怕也只有那幾位紅到現在的icon級人物或團體,所以我們才會看到Madonna去南美的巡迴片段(還拿來打廣告呢),還有MTV world stage的挑選各團某場次的演出;日音演唱會專輯如果不是台壓或者另外購買藍光盤,你就要想別的辦法...韓樂則是不知為何,可能國內外電影有出藍光盤,但一般演唱會都出DVD,我真的有點不懂...
(版權問題未收錄曲目是另外一回事,反正本來總要留點演唱會限定的東西--我是這樣想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